什么是高端茶?
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强调森林茶,后月的宣传口号就是“源自森林的大树茶”,相信很多众筹茶伙伴都知道这个。
森林茶好在哪?就是生态!
这是我在好茶公式这篇文章,把原料占比为90%的原因;原料主要是生态,生态保证的情况下,才是树龄,是否是古树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的;当然,相同生态下,古树确实口感会更好些。剩下的10%就是工艺,举个例子,老班章都比较霸气,有苦底,但如果选地生态好,茶口感也是清甜甘洌、类易武口感的;就算老班章的原料一般,比如茶农说比较苦的某片地的夏茶,也能做出清甜的滋味,一点苦都没有的,也像易武茶,当然,相对比好的原料,口感会略薄一些;这个是有证据的,感兴趣的可以找我要样品。
这也是我在2017年前后,一直怼茶艺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来讲,茶艺是术,茶本身才是关键,茶艺精通当然好,但如果一款好茶,茶艺就不是那么重要,非常好的茶,是没有短板的,谁都可以泡得好喝,过多关注茶艺,是本末倒置的,让我们把焦点放到茶本身来。
茶的高端口感,一定来自于好的生态,加上对的工艺。
对制茶有兴趣的,我们另文讨论。这篇文章主要目的,如何品鉴高端茶。类似的观点我在好几篇文章都有涉及,但不全,这篇文章我来展开讨论。
一,口感平和。
口感平和,是我强调喝茶好的画面感的主要参数。
滋味不平和的茶,都不算高级茶。如茶汤饱满、香气不错、但无凉韵的曼糯,如苦底、茶汤厚滑的老曼峨,如浓强有余、但韵味不足的大多数老班章,浓强有余、韵味不足的茶还有很多,如犀牛塘、贺开、大多数的布朗山茶、甚至大多数的勐海茶。
大部分临沧茶都是口腔感觉不错,但底韵不足,让人觉得空。抬杠者请注意前缀“大多数”,少部分的如冰岛五寨整体生态都大幅下降,如我以前特别喜欢的磨烈下寨,现在也不平和了,因为树都差不多砍光了。
平和,是生态的终极体现。茶口感平和,茶区开始出名,茶农砍树增量,口感不再平和,这似乎是各大山头的宿命,这也是布朗山茶今年跌价最多的原因。
平和不仅仅是指口感,还指气候的稳定,气候平和。
十多年前,我们做完易武茶,还可以休息几天,再做勐海的古树。
这几年,勐海古树做完了,易武的小树才开始采摘。
易武明前茶,只是一个时间节点,大多数的明前茶都不是什么高级茶。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因为勐海生态大幅变化,造成气温上升。再加上遮荫不够,茶就早发,气候不平和造成口感不平和。
勐海有没有生态好的地方?还是有的。南糯山,章郎,班盆,新班章,这些个寨子整体还是有清甜凉韵的。
二、完整的甜。
1,甜得完整。茶汤品饮,入口甜,驻口甜,留口甜,三口都有甜,才是甜的完整。
2,甜得甘洌。清甜,但没甘洌感,不算高端口感。
三口都甜到甘洌,才是极致的甜。
三、完整凉韵。
要有凉韵,喝的时候有,留口还要有。
所谓口齿生风、舌底鸣泉,就是古人告诉你喝茶的高级感,这种感觉就是极致的凉韵。
四、体感平和。
我一直想写一篇讲体感的文章,但我这几年状态不对,人一直很焦灼,写出来的体感文章一定不够平和,所以一直没有行文。我这这里简单说一下体感平和。
就是喝茶要不能给身体带来负担,或者说不能带来明显负担。
1,不能有湿寒。原料不好,工艺不到位,哪怕是薄荷塘,也一样有湿寒,只是生态好的地方原料更高级,湿寒会低。选好的原料,茶做熟做透,才是王道。这里所指的不仅仅生茶,熟茶、红茶、白茶一样需要做熟做透。
2,多喝不累。这个更好理解,一款茶,一天喝三五泡,从早上喝到晚上,几大升甚至十几升,还能喝下去,人不觉得累,还想喝,就是好茶,就是多喝不累;一款茶,让你喝起来好像要用身体的力量去抗衡,那就是体感不好的茶;
3,体感平和。喝茶引起心悸、头痛、头紧、肚子胀、心慌,都是体感不好。
五、怎么样做出高端口感的茶?
有两条思路,继续选好的名山原料,这条路我个人认为会越来越难,首先现有的名山要么贵得要死,如薄荷塘,要么死贵还不好喝,如老班章。钱多人傻,可以继续这条路。有稳定的高端客户群,有品牌优势的,也可以选这条路。但有个巨大的风险,就是茶农,茶农还是是茶商。名山茶,90%的利润都留给了茶农,茶农越来越有钱,商不聊生,已经是事实。如果你做得过茶农可以选择继续坚守这条路。
还有条路,就是拼配。把目光放全省,比如我今年正式做的兰兰,就是易武为主,景迈山、南糯山为辅的一个跨区域拼配,对标最好的易武茶口感,香凉韵凉,不是薄荷塘,争取口感胜过薄荷塘。
拼配有几大好处
1,规避了名山市场起伏,和茶农直面竞争的风险。
2,从选原料开始,工艺统一,也能做出平和、纯粹的高端茶口感。拼配的不和谐感是不存在的,高端的拼配c茶,品饮就像喝一款纯料古树茶,没有突兀,没有口感起伏,口感平和、纯净,甜到甘洌,凉韵完整,体感平和,就如同我今年做的兰兰。
3,客户粘性更强。自己做的拼配茶,口感有自己的风格,市场的同类茶几乎没有,排他性好,客户粘性会有保障。
4,性价比更高。
如薄荷塘一类,中几万一公斤的成本,拼配用其他山头森林中的茶,成本大幅降低,10%的成本就可以做出类似、甚至超出的口感。
一类薄荷塘,你还买不到真的。这样说吧,你能买到真薄荷塘一类的概率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总共几百公斤的量,但市场卖出去的量大几万公斤,你凭什么能买到真的?拼配,脱离山头概念,焦点集中在某个品牌(或者某个人)的某款茶,没有额外的选择成本。
拼配,让性价比更高!
六、我的选择。
大力出奇迹,拼配出好茶。
2023年之前,我一直在研究什么是好茶,好茶应该怎么做?
2023年之后,我开始研究如何做出好的茶,开始试验拼配。
2025年,选森林原料,工艺做熟做透,精心拼配,终得好茶。
兰,密林深谷之花也。其香呈凉,其韵亦凉;香韵咸凉,乃幽兰之性也。
后月有茶,香凉,韵凉,故名“兰兰”。
这是我《纸上谈茶》系列的第三十五篇文章,点击查阅更多《纸上谈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