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纸上谈茶 下的文章

之前讲过三期视频,关于喝茶的三个阶段,链接放底部。现在有新的理解,再补充一篇简单文字版。一,茶只是茶。茶就是喝的,喜欢绿茶,就大杯闷泡,或者盖碗、壶冲泡,盖碗一个,壶一把,茶叶随时买几两,喜欢就多买些,不喜欢,再买茶就换茶。喜欢喝普洱,能撬茶,会盖碗泡、分清生熟即可,不需要懂太多,自己觉得口感好的茶,就多买2饼,不喜欢的转手就送人。这个阶段最省钱,也不怎么费时间。二、茶不是茶。当你开始讲茶文化,开始挑选茶的生态、关注茶的活性和体感,是不是青花盖碗,是不是原矿壶,水是不是山泉,茶空间够不够意境,茶叶怎么泡才好......这个时候茶已经不是茶了,茶是一切你需要和喝茶相...

这是我《纸上谈茶》系列的第三十篇文章,点击查阅更多《纸上谈茶》文章。曾记得第一次喝老班章的感觉,味清甜、汤饱满、香兰底、韵悠长,惊为天茶。这几年我断断续续在守采老班章,越来越找不到这种感觉,当然生意归生意,还是做了一些纯古树的老班章,但自己日常品饮几乎就没有喝过老班章,客人指定泡除外。一款自己不怎么喝的茶,做产品还是有负罪感,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诱因。老班章的文章很多,相信其背景资料大家也非常熟,此文就不浪费大家时间赘述,直接上观点。老班章茶园一、我理解的好茶以下说法都是源于经验,由于茶的已知数据目前还是比较少,各路数据党如果要详细的科学数据可以关闭不看这篇文章了。...

这是我的《纸上谈茶》系列的第二十九篇文章,也是茶人列传系列的第三篇,茶人列传是个小传,已写完二十六个字母,后续的茶人列传计划用数字编号,欢迎持续关注。在这查阅上两篇茶人列传:《纸上谈茶》之二十二:茶人列传①《纸上谈茶》之二十六:茶人列传②正文开始!茶人列传SS做茶十余年,有点名气,非常自负,常认为自己的茶好,别人的都是垃圾。一日,S来到旗下的经销商小黄处,小黄是S比较看重的,打算大力培养,让小黄不再卖其他人的茶。S没预约,店里没其他客人,小黄正好在泡茶,没换茶,顺手给S倒了一杯,S随口一喝,立马找垃圾桶吐掉,连声骂道:“什么垃圾茶,难喝死了,简直要命。”小黄尴尬极...

01,如果有人看条索就告诉你这是哪里的茶,可以初步断定他是骗子;如果多次、多茶这样,可以肯定他是骗子。02,不要相信所谓的茶界大师,大多数大师盯着的只是你的口袋。03,信誓旦旦告诉你这是某名山茶,不要当真,有可能他自己也不确定。04,自己觉得好喝,又买得起,就是好茶,其他茶都可以忽略。05,做易武高杆的大多数都是骗子。极少部分没量又真的茶商,一般情况下你遇不到。06,老班章不只是名气大,茶确实好喝。07,买茶买对的,蹭茶蹭贵的。08,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终结者,这句话是真的。09,一碰普洱误终身;一碰普洱益终身。10,初喝普洱是懵的,再喝好像懂不少,过段时间发现更懵了...

此文章是转载文章,原链接见:https://www.51puer.com/article-13294.html普洱茶行业就是一个江湖,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我骂你,你骂我,这些人大部分、包括我都是为了卖茶。最近,邹先生骂卖新生茶的人、骂定普洱茶标准的人,认为这些人把不能喝的新生茶卖给消费者、把不能喝的新生茶定义为普洱茶,邹认为,这些人会被人钉上历史的耻辱架。普洱茶从业人员,又纷纷骂邹,骂邹各种,甚至人身攻击邹。一时间,普洱茶行业各种骂声一片。喝茶的人搞不清楚,生茶不能喝,生茶不是普洱茶么,普洱茶不能喝,那喝白茶去呗,也是越陈越香,再不行,我从新喝回绿茶...祸起萧墙...

这是我的《纸上谈茶》系列的第二十六篇文章,也是茶人列传系列的第二篇,茶人列传是个小传,会写完二十六个字母。在这查阅上一篇茶人列传:《纸上谈茶》之二十二:茶人列传①。茶人列传JJ是台湾人,喜欢高价拍卖各种金奖茶王茶,从香竹箐到落水洞,闪光灯下,挥金如土,只买最贵的。J以20万的天价竞得获奖“茶王”第一名落水洞茶4kg,耗资80万元,再进村买光获奖茶制作茶农的其他落水洞茶...卖不完的获奖茶,停不下来的各种天价茶王,和J,成为茶行业的一道道风景。茶人列传K学生致电问到:“老师,请问上次找您买的茶,怎么没有在您那好喝?我喝起来是一点感觉都没有。”老师K慢条斯理应到:“是...

   我也算茶界的“老人”,2018年之前关注的重心在西双版纳,现在刚刚认识到德宏的茶。有一说一,一见德宏茶,我就喜欢上了。德宏大茶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江湖对大侠最好的诠释。班章为王,易武为后。这是茶界最霸道的广告语。班章、易武都在西双版纳,班章在勐海,其中又以老班章最负盛名,易武在勐腊,名山名寨数不胜数。茶人如果不知道老班章和易武,就雷同文人不识夫子,木匠不知有鲁班,必是不入流的新手,是会被人笑话的。德宏最出名的茶可能是官寨茶,但如果问一百个做茶的,有一个人知道就非常不错了,更别说喝茶的。不过这并不是说德宏茶品质不好,说的是它...

    这是《纸上谈茶》的第二十四篇文章:轻发酵熟茶的未来。 后月老班章熟茶饼面熟茶的目的是什么?先来看看百度百科上关于熟茶的介绍:“正式出现熟茶应该从1973年始,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对于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我也和很多同行交流过,大多认同这个说法。对于熟茶的口感,大多数人都认为达到快速陈化也就是老生茶的感觉是最好的,这个说法我也和...

    今年的茶叶市场特别冷,冷得我都想把春天制定的老班章熟茶发酵计划停掉,不过和发酵的几个合伙人吹风了很久,他们都非常兴奋,原料款都付了,茶农那也已口头预定了干茶,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老班章茶农的出库记录和银行账号 原材料详细情况:2018年5-6月份老班章大小树混采生茶原料重量:140公斤发酵工艺目标:老生茶感觉的熟茶,最大可能保留住老班章生茶的韵味原材料付款时间:2018年7月14日发酵潮水时间:2018年8月9号发酵起堆时间:2018年8月25号总发酵时间:17天 原料近拍图 发酵养堆时间:2018年8月...

距离上一篇“《纸上谈茶》之二十一:什么是好茶”停写了一年多,停这么久,是我觉得我需要沉淀下。开始写纸上谈茶是2016年的春天,那个时候刚刚喝懂点茶,非常兴奋,有点不可一世,十分想表现,于是洋洋洒洒写了纸上谈茶系列几十篇文章。2017年我开始建后月工厂,所有的鲜叶都拉到自己工厂做,生茶、熟茶、红茶、白茶都是自己做,有了很多新的理解,中间也读了一些茶工艺、制作原理的书籍,应该说,有点不敢写,怕写错。所以,后面都是选择在朋友圈发一些小动态,应该说这些小动态文字都是我建工厂自己做茶这段时间的感觉或者说是牢骚,但不能成文。《纸上谈茶》系列我会一直写下去,我学茶做茶的心得想法...

   这是《纸上谈茶》的第二十一篇文章。我做茶9年,从开始生、熟分不清,到今天自己开始上山做茶,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茶好/什么茶性价比高/这款茶好不好/几万块买的茶帮我看看……类似这样的问题,再看看百度、微信、今日头条,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就更多。好茶 其实都是在问同一个问题,即今天我想讨论的主题——什么是好茶?有没有一款茶是公认的好茶?一千个喝茶的,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茶的理解由于生活习惯、口感、工作方式和目的不同,对好茶的理解肯定是不同的,卡车司机需要一杯浓茶,咖啡馆橱窗旁坐着的美女可能更喜欢奶茶,办公室的IT男喜欢大麦茶...

       我做红茶有两年历史,去年后月的众筹古树晒红,没有亲手做,但工艺是我参与设计和定版的;今年我股份众筹的红茶公司投资的红茶初制所就是我一手筹建的,从租地、厂房改装、设备、试产、稳定生产,到即将开始的后月第二款众筹古树红茶、和后月系列茶产品,都是我亲为或参与完成的;今年我们总共做了三十吨的晒红和三吨的烘红,应该说对滇红茶的了解我有一定的发言权,我认为有些市场认知是不正确,本文作一些整理,如有错误,希望不吝指出,一定改进,留言或加我微信673998都可,谢谢! 文章标题为:关于滇红茶的“谎言”,滇红茶作为闻名...

    近日,云南省茶业协会发公文,给云南省茶叶产业的八点建议(见下图),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的主要焦点就是公文认为“普洱生茶是晒青绿茶”,晒青绿茶什么意思,就是绿茶,只不过是晒干的,也就说争论的焦点是普洱生茶是不是属于绿茶。这个八点建议一经抛出,附和者有之,谩骂者有之,公开反对者有之。我就是公开反对者,只不过我人微言轻没多少人关注,但还是有人私下问我,为什么说普洱生茶不是晒青绿茶,我今年精力主要在后月红公司事情上,纸上谈茶系列也好久没写了,之前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说说原因,今天就于情、于理、于法、于行业、于未来等方面慢慢来说一说。云南茶叶...

    老邹,男,23岁,刚大学毕业,茶学专业,因为长相老,朋友都叫他老邹。老邹打算自己开个茶店,但学了几年茶,没实操经验,在7月的一个早晨,老邹来到勐海一个朋友的初制所,打算彻底了解一下做茶。老邹朋友初制所主要做晒青毛茶,老板兼做茶师傅四十多岁,姓李,由于长相年轻,大家都叫他小李。小李先带老邹参观初制所,边逛边聊天,老邹对小李的初制所大概了解。初制所总共7个人,小李加6个工人,萎凋槽4个,杀青锅4个,滚筒杀青机2台,车间不大两百来平方,但晒场很大,透明屋顶的晒棚就有上千平方,晒棚外边一大块平地横竖放着几十个大竹席、晒满了茶,整个初制所一天大概...

  我们后月红初制所今年做了30吨晒红茶,从去年我们第一次做众筹晒红开始,就一直有人问我晒红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定义,纸上谈茶说了十六期,也一直没有探讨这个问题;去年众筹晒红期间我写的“《纸上谈茶》之四:晒红是怎么炼成的”一文,被大量引用,甚至改改图就发成了自己的原创,但那篇文章也没有深入讨论晒红概念问题。今天我把之前搜集的资料,和我自己的理解,来梳理下晒红的前世今生,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或者有兴趣进行更深入讨论,欢迎加我微信673998交流。要说清楚晒红,就先要搞清楚红茶。大部分的资料都认为红茶的发源地是武夷山,正山小种是最早的红茶,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

这是《纸上谈茶》的第十六篇文章。我从2010年开始密集跑茶厂,这几年又频繁跑茶山,对源头有一定了解;经常有人跟我说谁做茶有多牛多认真多厉害,之前我也是顶礼膜拜,但通过最近这几年的了解有了自己的认识,发现也就那么回事,甚至都有点瞧不上。做茶人的级别,各种场合我也讲过不少次数,今天梳理下,也算一次总结吧。第一级:小学生有如下特点的我都认为是小学生:1,主做单一山头的生态或者古树茶,或着都做;2,做单一山头的熟茶;3,就算有拼配,没有稳定配方,就是简单匀堆,茶口感下一批次都不能保证延续;4,经常换茶的包装,不好卖换个包装重新找概念卖;5,每年推出数十款甚至几十上百款茶,...

“这个茶太浓了”,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例如下面几种情形。“喝不下去,这是茶吗?药吧!”类似这样的话最多;“少喝点,伤身体”,说这话的多是茶行业从业人员,和一些喝茶多年身体变得对茶非常敏感、怕浓茶的资深茶客。但是还有很多人会这样说:“就是要这个味,这样喝茶才有感觉”。这样类似的话也不少,多是茶腻子和一些常年喝茶的老茶客; 老王是云南人,快四十了,做茶不久。他说他上大学之前吃菜是又咸又辣,我去他老家吃过饭,他特意嘱咐过要清淡点,但还是咸辣得很,可见老王之前的口味之重。后来老王一直待在外省,娶了个浙江老婆,就在杭州安了家,卖茶养家。老王现在是吃得特别淡,回老...

         好的熟茶不一定是古熟熟茶,但如果古树熟茶不是好的熟茶,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做的必要。今天狭隘一些,就只谈古树熟茶。 可以说我从一天开始接触茶基本以熟茶为主,后来众筹集中精力恶补了以下生茶的课,但熟茶还是关注最多的。上一片纸上谈茶说过我们51普洱网的熟茶销量远大于生茶,这也是我长时间关注熟茶的重要原因。 做众筹之后,由于对高端生茶的了解增多,我发现熟茶新的天地。以前简单的香甜厚滑熟茶四大指标我觉得远远不够,趁这次计划连续纸上谈茶熟茶系列,梳理下我认为的好熟茶的十大指标。一家之言,姑且...

     我是做互联网转过来做茶的,对关键词非常敏感,如果讨论普洱茶有哪些热门关键词,随便都可以举出一大堆来,古树茶|老茶|熟茶|生茶|茶马古道|老班章|冰岛|大益|下关|饼茶|纯料|国有林|养生|茶文化|禅茶一味...等等很多,但如果非要说哪个关键词排第一,我认为非“越陈越香”莫属。关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最早起源于1995年台湾学者邓时海先生出版了第一本正式关于普洱茶的专著《普洱茶》,书中第一次提出“越陈越香”的说法,据有人考证,是普洱茶首次用“越陈越香”提法。我的台湾老师梁祥田曾经多次说过“越陈越香”的来由,当时邓先生...

《纸上谈茶》写了十二篇,说的多是生茶,熟茶我一直没说起过,确实是熟茶比较难掌控,现在的熟茶也比较乱,各种概念满天飞,古树熟茶/传统工艺/大师发酵/离地发酵/木箱发酵/地板发酵/小分子水发酵/微生物发酵.....随便能说出一大堆,但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市面上的熟茶我喝过很多,能喝得下去口腔干净身体舒适的熟茶还真不多见,好的熟茶真的不多见,但生茶不是这样的,好的生茶非常多,每个做茶的每个店每个茶厂都有很多经典好喝的生茶,据我所知,普洱茶熟茶的消耗量远大于生茶,我51普洱网多年的销售数据也证实70%左右的茶为熟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挂现象? 带着这个问题,我...